孩子從出生開始第一個人際互動的對象其實是父母。
人類出生的頭兩個月是對世界建立信任感的關鍵時期。對於新生兒來說,這個世界是全新的、陌生的,他的需求和哭泣有沒有被回應,以及回應的方式,都會影對這世界的信任感建立與否,也因為新生兒通常是由父母養育,所以父母最能直接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孩子逐漸長大,如果還未準備好要上學,人際互動的學習環境就要由家長們為他創造,例如:爸爸媽媽與自己兄弟姊妹或朋友相處。孩子可以觀察家長們與其他人的相處模式、講話的口氣、肢體接觸並學習模仿。
人際互動能力無法被教授,必須要透過經驗來累積能力。所以最理想的學習方式還是實際與他人互動,像是去公園散步時會遇到其他的小孩或是去親子館等有機會接觸到其他同年齡孩子的場所。
近年來社會結構逐漸改變,家庭平均人口數減少,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擁有兄弟姊妹,多數為獨生子女,所以家人和親戚自然而然就會將重心集中於這個孩子身上。而現代家長工作繁重,會盡其所能的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許多孩子帶著這樣的先天環境影響來到Micasa,人際互動與表達能力都很生澀的他們,雖然想要和其他孩子互動,卻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方式,想摸一下、抱一下對方也不知道如何拿捏分寸及力道,通常入學後第一個要克服的困難,就是與其他孩子相處。許多在Micasa的孩子第一次遇到其他孩子哭泣或受傷時,都相當的錯愕,因為在家中通常哭鬧或有情緒的都只有自己,和父母相處時,或許哭泣或變個表情,爸爸媽媽就能心領神會,但如果和同年齡小孩相處,對方就未必能知道他想表達什麼了。
透過學校的團體生活與實際互動體驗,孩子會逐漸意識到其他年紀相仿個體的存在,也跟自己一樣會有情緒反應,會哭會笑會鬧,並且從中學習如何和爸爸媽媽以外的個體互動,隨著身份不同而轉換相處模式。例如和朋友應該怎麼互動,和老師應該怎麼互動,放學回到爸爸媽媽身邊該怎麼互動。老師也可以藉由孩子們互動時的偶發事件引導、提示孩子:在不同的情況要使用不同的口氣及肢體語言,或是告訴有需求的孩子,應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雖然1~2歲的孩子語言能力還未發展成熟,但也能透過肢體來互動,像是一起工作或是玩樂,且人際互動能力也歲隨著語言發展而逐漸增強。
時常有家長對於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好朋友相當的關心與焦急,其實是擔心孩子在學校沒有對象可以學習、可以聊天或甚至於可以照顧孩子,所以將自己的焦慮投射在小孩的社交能力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有其發展階段,配合孩子的語言發展與環境的刺激,時間到了其實自然就會發展出來,除非孩子有先天的發展障礙,那就另當別論了。
而「好朋友」,其實需要時間相處與磨合。我們如果剛認識一個人,一定需要花時間和對方相處才能了解彼此,孩子也一樣需要,而且就像大人一樣,孩子也會嘗試尋找和自己個性較合得來、較為喜歡的對象。天生的個性和氣質也會影響孩子交朋友與社交能力的發展速度,例如外向活潑的孩子相較於內向害羞的孩子較快就能交到朋友。
如果孩子的生活環境較少能與人互動,社交能力相對就會發展得較為緩慢,透過實際和其他孩子相處,累積正向的經驗刺激、獲得受照顧者或是互動對象的回饋,孩子就能在人際互動上有更多的成長。